煙囪防腐材料的選擇需綜合考慮煙囪運行環境、腐蝕介質特性、材料性能、施工可行性及經濟性等多方面因素。以下是詳細的選擇指南:
一、煙囪腐蝕環境分析
腐蝕介質類型
酸性氣體:如SO?、SO?、HCl等,主要來自燃煤、燃油或垃圾焚燒產生的煙氣。
堿性物質:如氨氣(NH?),常見于化工或生物質燃燒煙氣。
高溫水蒸氣:加速腐蝕介質滲透,尤其在低溫區(如煙囪底部)易形成冷凝酸液。
顆粒物:煙塵中的Cl?、F?等離子會加劇腐蝕。
溫度范圍
煙囪入口溫度可能高達200℃以上,出口溫度隨環境變化,需選擇耐高溫或耐溫變材料。
運行工況
連續運行或間歇啟停,需考慮材料的抗疲勞性能。
煙氣含濕量、流速等參數影響腐蝕速率。
二、防腐材料性能要求
耐化學腐蝕性:抵抗酸性、堿性氣體及冷凝酸的侵蝕。
耐高溫性:長期使用溫度需高于煙囪最高運行溫度,并留有安全余量。
耐磨性:抵抗煙塵顆粒的沖刷,尤其適用于流速較高的煙囪。
附著力:與基材(混凝土、磚砌體、金屬)結合牢固,避免脫落。
施工適應性:適應煙囪內部空間狹小、高空作業等條件,如噴涂、刷涂或粘貼工藝。
三、常用防腐材料對比
玻璃鱗片膠泥:耐酸堿、耐磨、施工方便 耐溫上限約180℃,高溫易開裂;燃煤電廠煙囪、化工煙囪
聚脲彈性體涂料:耐溫范圍廣、彈性好 成本較高,需專業設備噴涂;復雜結構煙囪、需要抗沖擊的部位
OM涂料:耐高溫、附著力強 價格較高,需嚴格施工控制;高溫煙囪、金屬內筒防腐
鈦合金板:耐腐蝕性較強、壽命長,成本較高,施工難度大;惡劣腐蝕環境(如垃圾焚燒煙囪)
泡沫玻化磚:耐酸堿、保溫性好 粘貼工藝要求高,易脫落;混凝土煙囪內壁、需要保溫的部位
耐酸磚+耐酸膠泥 成本低、施工簡單 耐溫性一般,易開裂;低溫煙囪、腐蝕性較弱的環境
四、選材關鍵原則
1.針對性選擇
燃煤電廠:優先選玻璃鱗片膠泥或OM涂料,兼顧耐酸和耐溫。
垃圾焚燒廠:鈦合金板或聚脲涂料,抵抗Cl?、HCl等強腐蝕介質。
化工煙囪:根據具體腐蝕介質選擇,如聚四氟乙烯(PTFE)涂層耐強酸。
2.經濟性平衡:初期投資與全生命周期成本(維護、更換)綜合考量。
3.施工可行性:優先選擇可現場噴涂或粘貼的材料,減少高空作業難度。避免需高溫固化或復雜預處理的材料。
4.環保合規:選用低VOC(揮發性有機化合物)材料,符合環保法規。
本文采摘于【宏順建設工程有限公司】主頁